《荈赋》中说喝茶能调节精神、调解脾胃、消除困乏、去除慵懒
《荈赋》中说:喝茶能调节精神、调解脾胃、消除困乏、去除慵懒。
《续博物志》记载:南方人喜欢喝茶。孙皓赐茶水给韦曜代酒,谢安拜访陆纳,陆纳只摆出茶水和水果招待。北方人开始的时候不懂喝茶,唐朝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有降魔法师教学禅的人不睡觉的方法,就是让人多喝茶,因此就成了风俗。
《大观茶论》:“泡的茶水不同,可分为轻、清、重、浊,看起来稀稠适合,就可以了。《桐君录》中说:茶表面有一层饽沫,喝了对人来说有好处,即使多喝也无妨。”“对于茶来说味道最重要,香、甘、重、滑就算是味之全了。只有北苑、壑源这样的品种才有。好的品种,有真正的香味,当然就不一样了。”“茶真正的香味,不是龙麝的香味可以相比的。需要蒸熟后压榨它,等到干了的时候再碾细,碾细后再进行制作,这样一来美味就调和了。放进杯子里到处弥漫着醉人的香气,让人感觉非常清爽。”“浸泡的茶水,颜色纯白是最好的,青白的略微差一点,灰白的比青白的差,黄白的就更差了。能在好时节采摘茶叶,有一定的制茶技艺,茶叶必会纯白。如果是青白,是因为蒸压得有点生。灰白的,是蒸压得过熟了。如果蒸压的茶叶膏不干的话,颜色就变得青暗。如果焙火烧得太大,颜色就会变得昏黑。”
《苏文忠集》里载有:“我离开黄冈十七年,又同彭城的张圣途、丹阳的陈辅之结伴前来。寺院和尚梵英修整的屋子,比以前更干净了,茶水也芳香清冽。我问:‘这是新茶叶吗?’梵英说:‘茶叶的本性在新旧交替的时候香味会更浓。’我曾经听懂琴的人说,琴不超过百年,桐木生机就没有失尽,琴的音色常跟天气和季节的变化相呼应。这个道理跟茶很相近,所以就一起记下来了。”“王焘收集了《外台秘要》,有一首《代茶饮子》的诗,格调高雅,只有隐居的雅士才能这样做。我按照这个方法做过,它的确能调和机理,我才相信了这种说法。而它的味道就是一贴汤药罢了,同茶没有什么关系。”“《月兔茶》诗中说:‘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苏东坡曾游览杭州各个寺庙,一天,喝了七碗浓茶,就写下了:“示病维摩原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侯鲭录》:东坡说茶,认为茶可以除去烦恼和油腻。虽然世上不可以一天没有茶,但是茶暗中也害了不少人,所以就有人顾及这个不去饮茶。前人说:自从喝茶这种风气盛行后,人们就容易患上呼吸和气色上的疾病,虽说损益参半但是消阴壮阳,得不偿失。我有一个方法,自己一直很珍视,每次吃饭以后,就用浓茶漱口,夹杂的油腻也一起没有了,而且脾脏和肠胃不受影响。如果牙齿之间还残留肉等杂物的话,经过茶的过滤,就会全部消缩,不知不觉就去掉了,不用再挑了。而且牙齿本性宜苦,这样就会越来越坚固致密,里面的牙虫病就可以痊愈了。当然平时就用普通的茶,最好的茶也不常有。隔几天漱口一次,也没有什么危害。这很有道理,但是知道的人很少,所以在这里详细地记述。
白玉蟾在《茶歌》中说:味道像甘露一样比醍醐还好,喝下以后顿时觉得其他的杂物都沉积下去了。一身清爽飘飘欲仙,不知道天上有没有茶叶。
唐庚《斗茶记》记载:政和三年三月壬戌的时候,几个人相约到寄傲斋去斗茶。我特意用龙塘水为他们烹煮,而后进行品鉴。我听说茶的外形从来不重视是团还是(,古代附在腰间的装饰品),主要是要求新茶;不论江水还是井水,只要活水。到千里以外去弄水,这样做虽然不知道是否可行,但是就算是真的,也不是活水了。现在我提着瓶子走到龙塘,距离还没有千步。这里的水适合泡茶,古人认为不比清远峡的水差。每年的新茶上市,三月就开始了。罪戾以外,能够同各位在这里从容谈笑,打水煮茶,可以痛快一时,这其实不是我的原因,是茶的缘故啊。
蔡襄在《茶录》中说:白色的茶叶最难得,但是饼状的茶叶多是用珍膏涂在它上面,所以有青黄紫黑这些颜色的变化。善于识茶的人,就像相士辨别人的气色一样,隐隐观察它的内部,有纹理质地滋润的是上品。茶研成末后,黄白色的受水以后变得昏重,青白色的受水以后颜色就会很清晰,所以建安时期的人比试茶叶,是青白胜过黄白。
据张淏《云谷杂记》记载: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兴起喝茶的。欧阳修《集古录跋》里说:“历史上有关茶的记载,是魏晋以后才有的。”我根据《晏子春秋》的记载,婴相齐景公的时候,吃的也不过是米饭、鸡蛋、蔬菜和茶水。另外汉朝王褒的《僮约》里面有“五阳(原注:有的说是武都)买茶”这句话,这样看来,魏晋以前就有茶了。但是当时虽然知道饮茶,却没有后来这样风行。考证到郭璞注释的《尔雅》里有这样的句子:“树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但是茶叶到了冬天味道就会变苦,又怎么能作为汤饮用呢?喝茶后,会让人睡眠减少,张华得到茶叶后,认为是奇闻,就把它写进了《博物志》。说明当时不但喝茶的人少,能够认识茶叶的人也很少。到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三篇,谈论茶事很完备,人们才渐渐知道饮茶了。直到后来成了风气。回纥人来到京城,开始用马换茶。德宗建中年间,从赵赞开始征收茶税。兴元初年皇上准奏免了茶税,贞元九年,张滂再上奏恢复,一年就得到茶税钱四十万两。现在茶税同盐酒税一起交给国家,所得到的收入不知道是唐朝的多少倍啊!
《品茶要录》中说:我曾说过茶叶最精绝的,是白色的叶子还没有开,像麦芽一样细,这是因为青阳轻清。又因为那里的山多是砂石为土的,而能称为上等茶叶的,都在山的南面,有充足的阳光照耀。我曾在空闲的时候找到一处很明净的地方,在亭轩里歇息,把茶拿来一一品尝。一会儿感觉有神妙之水生于舌下,这都是茶水的神妙之处吧,对发挥茶性有帮助。”“以前听说陆羽精通茶,但陆羽知道的茶,都是今天所说的茶草。为什么呢?如果像陆羽说的那样蒸煮茶笋和叶子,不让它里面的汁水流失,这是因为茶草的味道很淡,所以怕去掉它里面的汁水。建茶后劲很足而且很甘甜,所以要去掉它里面的汁水。又说福建的茶知道的不大详细,得到的茶叶,味道都很好。这样看来,陆羽并没有到过建安。”
谢宗《论茶》:闻到烤好的茶饼的芳香,看到泛出虾眼大的水泡。水花泛起,云气蒸腾,所有的烦恼和疲惫,喝一口香茶就可以消散了。
《黄山谷集》中记载:一个人品茶可以品到其中的神韵,两个人品茶可以品出茶的趣味,三个人品茶可以品出茶的味道,六七个人一起那就是喝茶了。
沈存中在《梦溪笔谈》中说:古人把茶叶叫作雀舌、麦颗,这是说茶叶非常鲜嫩。现在的好茶,质量好,加上种植茶叶的土壤很肥沃,新芽只要一出来,就有一寸多长,像针一样细。只有芽长的茶才是最好的,这跟它的水分、土壤的状况都有关系。像雀舌、麦颗这样的茶,只不过是最次的了。只是北方人不会辨别茶叶,误认为它是上好的茶叶才这样说。我住山里时曾作过《茶论》,而且还有《尝茶》诗:“谁把嫩香名雀舌,定来北客未曾尝。不知灵草天然异,一夜风吹一寸长。”
- 贵阳公租房买卖政策-贵阳公租房管理办法[图]
- 急于求成 跌入陷阱[图]
-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有攸往得臣无家 损卦名意为减损卦象兑下艮[图]
- 读史致用欧阳母画荻教子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图]
- 湘地一个洞穴中有黑土遇到大旱之年人们就一起用水来填塞这个洞穴[图]
- 或时坐之或者今生就受到国法的制裁而坐牢 终身夭命这里是说因造[图]
- 【评析】中国古代讲耕读传家把耕作劳动与读书取功名结合起来使人[图]
- 二十年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反于淮南分关中兵东下维欲乘虚向秦川复[图]
- 夔(kuí)牛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牛所说体重可达数千斤郭璞注“[图]
- 《荈赋》中说喝茶能调节精神、调解脾胃、消除困乏、去除慵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