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定变法之令按据《秦本纪》商鞅说孝公变法在孝公三年(
(13)卒定变法之令:按,据《秦本纪》,商鞅说孝公变法在孝公三年(前359)。
秦孝公任用公孙鞅后,公孙鞅想要在秦国实行变法,但孝公害怕天下人议论自己。公孙鞅说:“修养操行如果犹豫不定就不能成名,做事情如果犹豫不定就不能成功。有出类拔萃的操行的人,肯定要遭到一般人的非议;有特别独到的见解的人,必然要受到一般人的诋毁。愚昧的人当别人把事情都办成了,他还在那里迷惑不解;而聪明人则不用等问题发生,早就已经预见到了。至于老百姓,不能在开始做事的时候和他们商量,只能在办成以后和他们共享成果。追求最高道德的人和一般世俗的人是合不来的,成就大事业的人是不去和普通人商量办法的。所以圣人只要是能使国家富强,就不必去效法古代的典章;只要是能使百姓得利,就不必遵循旧时的礼教。”秦孝公说:“好。”甘龙说:“不对。圣人在教导人时不会改变人们旧有的风俗习惯,聪明人在治理国家时不会改变国家原有的法度。按照人们旧有的习俗来进行教导,不用费力就能获得成功;遵照原有的制度来治理国家,官吏们熟悉程序而百姓们也不会受到惊扰。”公孙鞅说:“甘龙说的,都是些最世俗的话。庸人们总是安于一套已有的习俗,书呆子们总是迷信书本的条文。按照甘龙所说的那两条保住官位维持旧有秩序是可以的,但不可以和他讨论旧法以外的事情。夏、商、周三代奉行的礼教不同但都能称王,五伯执行的法度不同但都成为霸主。聪明人制订法度,而愚蠢的人只知道遵行;有才干的人改立礼教,而无能的人则只是拘泥守旧。”杜挚说:“见不到百倍的好处,不能变法;看不到十倍的功效,不能更换旧的器物。按古代的章程做绝不会错,按旧的礼法走绝不会邪。”公孙鞅说:“治理天下不只有一个办法,只要对国家方便就不必仿效古人。所以商汤和周武王都没有遵循古法而成就了王业,夏桀和殷纣倒是没有改变旧礼而亡了国。可见改变古法的人不能否定,而遵循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秦孝公说:“好。”于是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并很快地确定了变法的条令。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13)。
令民为什伍:把居民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地编制起来。
牧司:相互监督、窥伺。连坐:旧时一人犯法,其家属亲友邻里等连带受处罚。
“民以二男”二句:按,此规定的宗旨在于鼓励发展生产和增加人口。男,丁男,成年男子。分异,指分家。
率(lǜ):标准,规定。上爵:提升爵级。上,提升。
僇力:并力,尽力。僇,同“勠”。本业:指农业。
复其身:免除其自身的劳役负担。复,免除。
- 没有实习经历,秋招还能上岸吗?[图]
- 工程造价就业前景如何,可以从这几点来看[图]
- 监理工程师证专科能考吗[图]
- 广播电视学专业要考哪些证[图]
- 「求职攻略」“人岗匹配”是什么意思?[图]
- 如何为自己寻找职场好心情?[图]
- 苹果的效果和作用[图]
- 服用鸡内金要注意副作用[图]
- 孩子房间三大污染:甲醛、有害微生物、铅的清除方法[图]
- 小孩反复感冒的原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