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突然决定祭祀孔子,史料并无记载。其实,早些时候的刘邦因为自己没多少文化,并不尊崇儒家学说,并且厌恶儒臣与儒生。他刚开始当皇帝时,大臣多是打天下的武臣,上朝时乱糟糟的一团,没有体统,甚至有人挥剑剁殿柱。儒臣叔孙通从曲阜征召了30名儒家学者,共同拟订了一套体现皇权至上的礼仪。施行后,秩序井然,大臣毕恭毕敬,刘邦说这才体会到了当皇帝的滋味儿,于是开始重视儒学,终至晚年拜祭孔子,成为第一个祭孔的皇帝。
为什么称孔庙为文庙?
最早的孔庙相传建于公元前478年,也即孔子去世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在曲阜阙里的三间故居改建为庙。里面陈列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车、书、琴等遗物,并每年按时祭祀,这就是最早的孔庙。
孔庙立成后,汉代对孔庙只做了简单修补。隋唐时期,孔庙开始扩建,超出孔子古宅范围。至宋代,宋太祖赵匡胤以文立国,对孔庙更是大肆扩建,使之成为了拥有300多间房的建筑群。1214年,金人入主中原,放火烧孔庙,将殿堂与书籍全都烧毁,据说孔子亲手栽种的有1200多年树龄的三棵桧树(刺柏)亦被焚毁。其后金人为取得汉人文化认同,以原来格局重修孔庙,但在战火中多有毁坏。之后经过元代的几次修葺,再加上明代洪武、永乐、成化各朝扩建修整,孔庙才恢复了宋代的规模。明弘治年间以及清雍正年间,孔庙两次遭遇雷击造成火灾。雍正皇帝对其相当重视,火灾后亲自前往孔庙拜祭。并以为是自己对孔子尊崇不够才遭了天谴,于是下令提高规格,以帝王宫殿之制重建孔庙,于是历经劫难的曲阜孔庙最终成为今天的样子,这是世界上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孔庙。
最早的国立孔庙出现在北魏时期。当时入主中原的鲜卑族皇帝孝文帝为实现汉化,实施了包括迁都洛阳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并在当时洛阳建立了第一座位于京城的孔庙。其后,唐贞观四年(630年),皇帝下令各州县学校都要有孔庙,自此孔庙遍及中国。后来京城的太学和国子监内皆建孔庙。另外,随着儒家文化在中国周边地区的流传,越南、朝鲜、日本等地都兴建了许多孔庙。